3代打机会,陈向北要能出的起足够价钱,就连F1正式车手席位都能卖了!
“斯塔勒,他们要多少钱?”
“一百万。”
斯塔勒紧接着又补充道:“欧元。”
“FUCK,他们怎么不去抢?”
听到这个数字,奥德托当场暴跳如雷!
这个时代末流F1车队的一个正式车手席位,差不多也就是一千万欧元的样子,换算下来每场分站赛事还不到一百万欧元。
一个F3代打名额,Cos车队敢叫价一百万欧元,属实是狮子大开口。
“想让他们不抢,就得靠你去搞定了。”
斯塔勒意味深长对奥德托说了一句。
“什么意思?”
奥德托是个直性子,没有斯塔勒这种商人的弯弯绕绕。
“Cos车队的引擎供应商,名字叫做无限(Mugen)。”
本田集团能成为世界级的车企,靠的不仅仅只有销售数量,还有它几十年运营建立起来的全球势力范围。
整个本田阵营里面除了本部之外,还有着非常多的运营车队跟户车队。
诸如超级亚久里、ARTA、无限、童梦等等知名车队,其实都是本田阵营中的一员
像Cos这样的车队,则属于本田的户车队。
无限品牌最早属于本田性能研发部门,由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长子本田博俊所创立。
后来脱离了本田集团独立运营,成为了本田三大御用改装品牌之一,并且还组建了车队跟引擎研发部门,提供从F3到F1各个级别赛事引擎。
九十年代F1围场的莲花车队、乔丹车队、Ligier车队等等,都是无限公司的户车队。
直至01年本田用自己的“Honda”品牌重返F1围场,“子品牌”无限这才退了出去。
不过F3跟GP2领域,无限依旧在供应赛事引擎。
Cos车队想趁机狮子大开口,那么陈向北同样可以去抓住它的“软肋”。
奥德托跟铃木亚久里还有本田集团关系良好,只要在赛事引擎供应上面向Cos车队施压,他们就不敢再报出这种天价!
“明白了,我会搞定。”
当听到从斯塔勒嘴中说出“无限”这个词汇,奥德托瞬间就理解了对方的意图。
“OK,下一场F1大奖赛会在比利时的斯帕赛道举办,我这边会跟布朗GP车队协调,北你自己也要提前做好准备。”
“机会,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”
“嗯。我会的。”
陈向北点了点头,这个道理他懂。
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先走了,还有一桩生意要处理。”
斯塔勒嘱托完这句话后便站起身来,整理一下着装准备离开。
“斯塔勒,这么急吗?”
陈向北反问了一句,对方毕竟年近七旬,刚抵达加泰赛道就马不停蹄离开,也不知道身体能不能吃得消。
“时间就是金钱!”
笑着回了这句话,斯塔勒便大步走出了会议室。
对于他们这种职业投资人而言,早已经习惯了办事效率。
斯塔勒带来的消息,陈向北当天晚上就告知了团队主要成员。
大家商议了一下,决定提前返回布朗GP车队总部布莱克利工厂。
一方面在于PA108赛车的两套备用单元寿命,已经在陈向北赛车测试过程中消耗殆尽,现在完全属于收着油门在跑,预防激烈驾驶引发爆缸等等问题。
可陈向北的圈速却再度来到了瓶颈阶段,他需要用非常暴力的方式去挑战赛车跟赛道的极限,强行压榨出自己剩余的潜能。
这种赛车状态,很明显达不到陈向北的要求。
再待下去除了提高熟练度,对车技的帮助微乎其微。
另外一方面则在于,这里没有赛车模拟器跟高端健身辅助设备,陈向北决定跑斯帕F3赛道的话,必须要回到总部基地进行特训。
当然,还有一点就是陈向北资金紧张了。
F1赛车的测试花费,简直如同开闸放水!
人工、场地、轮胎这些就不多说了,属于方程式里面的常规消耗,F1无非就是把价格给翻了十来倍。
只是陈向北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就连油都加不起……
后世网络经常拿纳智捷来打趣,称呼这辆车是油老虎,中石油中石化的合作伙伴,每天不是在加油中,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。
一脚油门下去,油箱里面能出现漩涡。
纳智捷能不能让油箱出现漩涡陈向北不知道,他很清楚自己在赛道上一脚油门,F1赛车的油箱真能出现漩涡。
这段时间经过测算,陈向北全速推进的时候,最夸张情况下百公里油耗能高达八十升!
并且F1使用的都是超级无铅汽油,具有极高的辛烷值和精细的配方,价格自
第150章 害怕质疑跟非议吗?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